中國改革依然任重而道遠——訪高尚全

發(fā)布日期:2008/3/6 來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高尚全,生于1929年9月,上海嘉定人,教授,高級研究員?,F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院長。曾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辦公室主任、國務院住房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等職務。

  改革最大的成功,就是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記 者:高老師,我國的改革開放已進行了30年,首先請您概括地談談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經歷了哪些階段,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高尚全:如果概括地劃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新體制的探索階段(1978—1984),新體制的建立階段(1984—1993),新體制的完善階段(1993—現在)。

  我認為,30年的改革,有三個顯著的特點。第一,改革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改革是為了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素質和生活水平。每次重大改革的決策,都是中央通過黨的《決定》做出的,說明黨在主動地推進改革。第二,30年改革的過程,也是解放思想的過程,在“姓資姓社”爭論中,鄧小平同志和鄧小平理論起了關鍵性作用,不斷排除左傾錯誤。第三,我們的改革是漸進式的,先試點后推廣。小平同志講,我們要摸著石頭過河。通過試驗成功了,在全國推廣;如果不成功,我們就停止試驗。這樣,改革的風險就比較小。

  記 者:中國經濟體制改革30年來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可以總結出哪些經驗?

  高尚全:改革最大的成功,就是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地位已經確立。就比較突出的方面來說,一是基本形成了產權多元化的市場經濟微觀基礎,非國有經濟在產出意義上的比重已經超過了2/3,不同產權主體之間的競爭機制基本形成;二是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由市場供求形成價格的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土地、資本、勞動力以及技術和信息等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并正在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三是初步形成了政府宏觀管理和調控的框架,為政府間接管理和調控經濟奠定了方向性的基礎,適應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政策和手段運用日趨成熟;四是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為推動經濟市場化提供了重要動力,外向型經濟領域的市場化程度和體制轉軌進程明顯加快。

  至于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我個人認為,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解放思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從本國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而不是從本本出發(fā),從理論上破除了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不兼容的教條,在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相結合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體制變革,使億萬人民成為財富創(chuàng)造的主體,變“要我干”為“我要干”。

  2.堅持把農村的改革發(fā)展作為重中之重。中國的發(fā)展,說到底是解決農村、農業(yè)的發(fā)展問題。1978年以來,我國農村改革經歷了土地制度變革、稅費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三個階段,有效地緩解了“三農”問題。這是我國在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巨大歷史變遷中保持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原因。

  3.堅持走對外開放的道路,積極融入世界經濟。變封閉、半封閉的經濟體為全面開放的經濟體,既彌補了自身發(fā)展資本的不足,利用外部市場緩解了就業(yè)的壓力,也有效地促進了國內的改革。

  4.堅持走漸進式改革之路,先從體制外的增量改革突破,然后深入進行存量改革,從而比較好地處理了改革、發(fā)展與穩(wěn)定之間的關系。

  迫切的問題是要取得改革的共識

  記 者:近年來,有人對改革提出了質疑,如何看待這種質疑?有人甚至認為改革共識已經破裂,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高尚全:現在,社會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同時也形成了數量龐大的困難群體。在這個結構大變動時期,利益主體多元化,思想多樣化,改革觸動到利益主體,改革要調整利益關系,難度就大了,于是反對改革者有之,“假改革”者也不少。改革的深度、廣度、復雜性正在增加,而我們在思想上由于長期受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計劃經濟的影響,往往跟不上形勢發(fā)生的變化,一旦遇到問題,往往做出意識形態(tài)化的極端判斷,認為現在出現的問題是改革導致的。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判斷過去的改革,不能因為局部問題就否定整個改革。

  改革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完善和失誤的地方,比如,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收入差距擴大;在經濟迅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普通民眾看病難、上學難、養(yǎng)老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是改革不充分、不到位的結果,還要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

  關于改革共識問題,過去的改革,基本上是大家普遍受益,人民群眾普遍擁護。目前,改革的社會基礎與當初相比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要取得改革的共識難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但不能說改革共識已經破裂,應該說繼續(xù)推進改革的共識正在逐步形成,十七大的召開充分說明了一點。有了這樣的共識才能夠下最大的決心推進改革,才能使關系經濟社會全局的問題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所以,當前迫切的問題是要取得改革的共識。取得改革共識必須有三個底線:

  1.堅持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而不是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并不是要堅持傳統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要與時俱進的社會主義制度,要適應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制度,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2.要堅持改革開放,而不是否定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當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復雜問題,但這些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只能用發(fā)展和改革的辦法來解決。

  3.要堅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作為出發(fā)點。

  我們應該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提高認識,取得共識,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

  記 者:有人認為中國改革就是甩包袱,所以才出現教改導致孩子上不起學,醫(yī)改導致百姓看不起病,房改導致大多數人買不起房的現象,因此改革不成功。有人甚至認為改革只能使少部分人受益,卻使大部分人利益受損。您對這種觀點怎么看?

  高尚全:這樣的結論我是不同意的。改革前全國的人均住房面積還不到6.7平方米,農村原來人均是8.7平方米,到2005年達到29.7平方米,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說房改導致買不起房,那么,讓所有的人都買得起房,可行嗎?實際上沒有哪個國家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房子的,因為經濟發(fā)展有規(guī)律,人們的收入增長也有規(guī)律。沒有能力去買房子的時候,你可以去租房。改革以來,基尼系數確實大了,但是改革以前貧困人口有2.5億,到了2006年減少到2148萬。2.5億貧困人口的時候,全國的總人口是10億,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1/4;改革以后,分困人口變成2148萬,占13億人口的1/16。改革以后大大減少了貧困人口,應當說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民生問題的解決有賴于生產力的提高,不能脫離經濟狀況空談。

  當前,我國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遇到的一個主要矛盾,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與公共產品供應嚴重不足的矛盾。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中,基于個人能力和公平競爭的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不是社會爭議的焦點。老百姓最不滿的就是權錢交易,是發(fā)橫財的、暴富的。所以,真正的焦點在于行政權力參與市場化分配產生的不公平。一個突出問題是,行政性資源配置中的權力市場化問題,如1980年代中期利用“雙軌”價差牟利,1990年代要素市場化中的“尋租”,近年來土地批租轉讓、資金信貸以及資本市場中的“圈錢”等腐敗現象。這是對社會財富的瓜分,引發(fā)了廣大人民的不滿。在這種局面下,只有著力推進改革,尤其要把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作為重點,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才是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基礎和前提。

  解決當前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解決收入分配不公,重點應調整積累與消費或者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應壓縮基本建設投資規(guī)模,擴大政府對困難群體扶助的轉移支付。針對醫(yī)療和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是破除壟斷。政府應管好基礎醫(yī)療與公共教育,同時放出一部分資源交由民間主體去創(chuàng)辦。通過競爭,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使老百姓得到實惠。在抑制腐敗的問題上,必須繼續(xù)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加快要素市場化的改革進程,破除行政性壟斷,從制度上根除權力尋租的腐敗機會;同時,下決心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行政管理體制與完善的法律制度。

  從歷史經驗看,對改革有不同的看法,有爭論,有反復,并不奇怪。不僅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會有。中國的改革就是在不斷反復中前進的。問題不在于有沒有爭論,有沒有反復,而在于我們能不能排除干擾,能不能堅持改革。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教條主義的影響與束縛,黨內和社會上存在著一種“左”比“右”好的錯誤傾向。認為“左”是方法問題,“右”是立場問題。犯“左”的錯誤理直氣壯,甚至很光榮;犯“右”的錯誤則要身敗名裂,甚至被殺頭。這種寧“左”勿右的思想,不僅在文化大革命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且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不斷冒出來干擾歷史進程。

  有些輿論一直認為中國改革的方向出了問題,正在搞資本主義。其理由是,在國民經濟中,在全國的工業(yè)產值當中,國有經濟的比重不到20%。另外有的批判文章說,現在國有經濟解決就業(yè)人口只占總就業(yè)人口的20.3%,以此來說明國有經濟已經不起主導作用了。在這些人眼里,社會主義一定是國有經濟占70%以上,國有經濟比重不高的省份已經不是社會主義,而是資本主義了。

  理論上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怎樣才是搞社會主義呢?再來一次國有化運動,讓國有經濟占70%以上?能回到老路上嗎?

  老百姓向往的到底是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我覺得應當提倡將人民作為主體、企業(yè)作為主體的社會主義,老百姓能得到福祉的社會主義。這種社會主義是有希望的。浙江省雖然國有經濟不占主導地位,但是經濟發(fā)展走在全國前面。全國哪個農村有浙江農民那樣好的房子?在浙江要找到一個練法輪功的人很難,為什么?因為大家都在創(chuàng)業(yè)。老百姓通過創(chuàng)業(yè)而安居樂業(yè),過上了好日子。

  那些公開質疑改革的觀點,特別是基于意識形態(tài)對改革的指責,是沒有說服力的。實踐已經證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帶給人們的只是經濟發(fā)展的低效益與人民生活的貧窮與落后,中國走計劃經濟的回頭路是沒有出路的。

  改革大方向是完全正確的,但具體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可以反思。因為有的改革由于決策的科學性和措施的協調性的缺失帶來了一些問題,改革的變形和假改革也時有發(fā)生。

  改革處在新起點上

  記 者:如何看待當前的改革形勢?今后的經濟改革應如何展開?

  高尚全:我國改革處在新起點上。“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起點。同時,“十一五”時期也是中國改革的新起點。這是因為與過去相比,改革的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改革發(fā)展的新時期有了新的表現:首先是經濟快速發(fā)展與資源環(huán)境約束的矛盾。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和環(huán)境壓力加大。其次是人們全面快速增長的公共需求與公共產品嚴重短缺、公共服務不到位的矛盾。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群體之間差距擴大,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滯后。這些問題隨著改革的深入逐漸暴露出來,并成為當前的突出矛盾,反映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待完善。

  二是改革的社會基礎正在發(fā)生分化。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的利益群體也在分化,改革初期各方面普遍受益的局面發(fā)生了變化,改革已進入全面調整利益關系的新階段。一些改革在各種利益的誘導下“走形變樣”,甚至在權力市場化影響下出現了損害人民利益的假改革。例如,改革的政策設計有可能受部門或團體利益的影響,存在偏離社會公正的可能,現實中已出現有些所謂的“改革”實則是一些部門或團體的謀利行為。改革受集團利益的影響,可能造成改革措施在實施中變形,不僅使好的改革方案難以實施,而且造成人們對改革的誤解。另外,由于大的部門或團體具有相對暢通的利益表達渠道,而其他社會群體的利益有可能被忽視,從而造成某些方面嚴重失衡,既影響改革深化,也影響社會穩(wěn)定。因此,如何協調各方面的利益,使得廣大人民群眾從改革中受益,成為新形勢下的重要課題。

  三是非經濟因素對改革的制約明顯。不斷深化的經濟體制改革越來越觸及社會、政治、文化、司法等非經濟領域。如何協調推進經濟領域和非經濟領域的改革,是當前和今后改革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

  我國改革初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難、自上而下的方式,淺層次的、容易的改革任務基本上已經完成,目前改革進入更深層次的攻堅階段。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大型國有企業(yè)改革、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等,都是下一步改革面臨的重點和難點。

  我認為改革的總體形勢是好的,符合小平同志“三個有利于”的精神。舉例來說,2006年達沃斯年會的中心議題就是中國和印度,而且2007年在中國召開了夏季達沃斯會議。如果沒有改革帶來的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及中國國際地位的快速提升,就不可能有這個會議。

  經濟改革要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實現新突破。經濟改革有待完善的重點領域大體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大力發(fā)展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產權制度。

  二是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經濟體制,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結構,逐步形成城鄉(xiāng)協調發(fā)展的體制。

  三是進一步推進國有經濟的戰(zhàn)略性調整,使其符合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經濟的功能定位,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四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規(guī)范政府干預市場和介入經濟活動的行為,將政府對經濟的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五是加快推進就業(yè)和分配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合理的社會公正調節(jié)機制。

  六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領域的改革,完善經濟法律制度,促進經濟、政治和社會協調發(fā)展體制的形成,以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回顧中國改革的歷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為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鼓舞,這是繼續(xù)深化改革的信心基礎。同時也應當看到,現實中的若干深層次矛盾依然對經濟社會發(fā)展構成明顯的障礙或制約,其中有些矛盾不過是傳統體制基本矛盾的延續(xù)或進一步顯現,有些是因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中社會利益分化和調節(jié)機制不足而產生的。這些矛盾的存在雖然并不能構成否定改革成就和道路選擇的依據,但卻足以說明中國改革依然任重而道遠。
  記 者: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記者 趙 端)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