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馬克思主義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發(fā)布日期:2010/6/12 來源:求是理論網(wǎng)-《紅旗文稿》2010年第11期

 毛     勝        王    兵  

      194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發(fā)出經(jīng)毛澤東修改的《關于高級學習組的決定》。《決定》指出:成立高級學習組的目的是“為提高黨內(nèi)高級干部的理論水平與政治水平”。高級學習組“以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為方法,第一期為半年,研究馬、恩、列、斯與中國革命的其他問題,以達克服錯誤思想(主觀主義及形式主義),發(fā)展革命理論的目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頁)。此后不久,毛澤東深入研究了蘇維埃后期體現(xiàn)王明“左”傾錯誤的九份文件,陸續(xù)寫下了一些批判性的文章。1943年,毛澤東重讀了這些文件,并對自己的文章作了修改。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常常覺得,馬克思主義這種東西,是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的。中國自從有那么一批專門販賣馬克思的先生們出現(xiàn)以來,把整個共產(chǎn)黨鬧得烏煙瘴氣,白區(qū)的共產(chǎn)黨為之鬧光,蘇區(qū)與紅軍為之鬧掉百分之九十以上……,全都是吃了馬克思主義太多的虧。” (高新民、張樹軍:《延安整風實錄》,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01頁)    

      毛澤東的這段話,雖然語氣尖銳,但是飽含哲理,意味深長,發(fā)人深思。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這個論斷,精辟地指出了一個問題的正反兩個方面,即怎樣才能正確認識和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筆者體會,要準確地理解這個論斷,必須將之放在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中國歷史發(fā)展大背景之中,深入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毛澤東之所以說“馬克思主義少了不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對于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具有極端重要性。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史。歷史告訴中國人民,堅持“中體西用”、實行君主立憲、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都是行不通的。要想挽救民族危亡,必須重新探求新的思想武器、尋找新的解放道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由于中國當時的國情和俄國相似,例如封建主義的壓迫、經(jīng)濟和文化的落后等等,所以十月革命使中國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1頁)正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適應了中國革命的緊迫需要,所以當它傳入中國后,便成為解放中華民族的最好武器,很快就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產(chǎn)生了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這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毛澤東說:“那種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文化,一遇見中國人民學會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文化,即科學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就要打敗仗。被中國人民學會了科學的革命的新文化,第一仗打敗了帝國主義的走狗北洋軍閥,第二仗打敗了帝國主義的又一名走狗蔣介石在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對于中國紅軍的阻攔,第三仗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汪精衛(wèi),第四仗最后地結束了美國和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及其走狗蔣介石等一切反動派的統(tǒng)治。” (《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514—1515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直存在,并有過幾次較好的機會,但結局總是化為泡影。比如,孫中山在對軍閥的絕望中下決心改組國民黨,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從而形成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局面,國民革命迅速興起并勝利推進。然而,在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分化收買下,統(tǒng)一戰(zhàn)線內(nèi)部急劇分化,以蔣介石、汪精衛(wèi)為首的國民黨右派背叛了孫中山的事業(yè),先后發(fā)動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鎮(zhèn)壓工農(nóng)運動的反革命政變,國民革命功敗垂成,大地主大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代表南京國民政府登上歷史舞臺。又比如,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在全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國際形勢又趨向于緩和的形勢下,國共兩黨以及民主同盟等黨派的政治代表于1946年1月在重慶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達成了有利于和平民主、限制國民黨一黨專政的五項協(xié)議,基本上符合全國人民的和平民主愿望。但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tǒng)治集團為了堅持法西斯獨裁統(tǒng)治,不久就背棄諾言,撕毀政協(xié)協(xié)議,悍然發(fā)動了全國規(guī)模的反人民內(nèi)戰(zhàn)。這使得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人士不僅堅決拋棄了對蔣介石的幻想,也認識到自己一直主張的第三條道路是走不通的,轉而支持和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而提出的新民主主義。至此,資產(chǎn)階資共和國方案在中國徹底破產(chǎn)。    

      歷史的事實充分證明,要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少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是萬萬不行的。因此,新中國誕生之時,毛澤東強調(diào)指出:“我們黨走過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過的,而是在困難的環(huán)境中走過的,我們要和國內(nèi)外黨內(nèi)外的敵人作戰(zhàn)。謝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他們給了我們以武器。這武器不是機關槍,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69頁) 

  

      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少了不行”,是容易理解的,那么“馬克思主義多了也不行”,則需要結合中國革命進程中的慘痛教訓來深刻體會。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幼年時期,一些同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不是從中國革命的實際需要出發(fā),而是從書本到書本,為了學習而學習。這就導致他們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雖然讀了,但是消化不了。只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xiàn)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797頁)  他們?nèi)〉酶锩念I導權后,只知道照搬照抄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中的具體論述和俄國革命的具體經(jīng)驗,從而導致在實際工作中脫離中國實際,給革命事業(yè)帶來巨大損失。這樣的馬克思主義,當然是多了不行,而且是越多越有害?!?  

      對于這種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書本之上的教條主義(又稱本本主義)及其危害,毛澤東是認識得最早最深刻的人。為了糾正這個錯誤,他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先后寫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反對本本主義》等文章,取得了重要的理論成果。毛澤東在文章中所說的馬克思主義多了不行,指的是教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吃了馬克思主義太多的虧”,正是吃了教條主義的虧。具體而言,指的是20世紀30年代前期,由于黨內(nèi)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chǎn)國際決議和蘇聯(lián)經(jīng)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導致除陜北以外各根據(jù)地的丟失和黨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組織的嚴重破壞,給黨和紅軍造成巨大損失,中國革命幾乎陷入絕境。1935年1月在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最危急的關頭,獨立自主地解決了黨中央的組織問題,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tǒng)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毛澤東深知,要想避免類似于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再次發(fā)生,必須從源頭上解決如何正確認識和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在1938年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他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jīng)驗,明確提出要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lián)系的。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說來,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huán)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連的共產(chǎn)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xiàn)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diào)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4頁)   

      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來說,過去需要、現(xiàn)在需要、將來也仍然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可以“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書本上的某些個別字句看作現(xiàn)成的靈丹圣藥,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費氣力地包醫(yī)百病”。我們必須要學會走自己的路,即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環(huán)境,按照中國的特點去運用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然而,這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即使像毛澤東這樣對這個問題有著深刻認識和切身經(jīng)驗的偉人,也會因為歷史的局限和主觀認識的偏差,出現(xiàn)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理解,并給黨的事業(yè)帶來損失。

  

      在把馬克思主義成功運用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之中,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之后,毛澤東沿著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思路,開始把馬克思主義運用到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去?!?  

      在中國這樣一個落后的東方大國建設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在此歷史進程中,毛澤東不僅領導中國人民勝利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在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而且提出要以蘇聯(lián)為鑒戒,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并對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系、社會主義社會的兩類矛盾及其對策等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成果。但是,從50年代后期開始,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毛澤東自己出現(xiàn)了他一貫反對的片面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錯誤。例如,由于對中國早日建成社會主義的愿望特別強烈,他過于強調(diào)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chǎn)關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過來表現(xiàn)為主要的決定作用,急于求成,盲目求純,以為變革生產(chǎn)關系,越大、越公、越純就越能促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導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應運而生。他甚至認為,依靠群眾運動,就可以使生產(chǎn)力急劇提高,冒進是發(fā)動群眾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反冒進是不依靠群眾的,是非馬克思主義的。這說明毛澤東對中國已經(jīng)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的具體國情,雖有一定的認識,但不夠深刻和全面,從而錯誤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違背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吃了“多”了的馬克思主義的虧?!?  

      “文化大革命”以后,在中國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兩個凡是”使毛澤東思想的活的精神被肢解,表面上是句句照搬、字字照辦,實際上是扼殺了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導致國民經(jīng)濟難以走出困境,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亂局面難以結束,人民群眾思安定、想發(fā)展的愿望難以實現(xiàn)。在此關鍵時刻,鄧小平以高度的政治勇氣和政治責任感,支持和推動了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旗幟鮮明地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呼吁“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nèi)h、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的事業(yè),把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事業(yè),勝利地推向前進”。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批評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成為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起點。從此,神州大地煥然一新,中國人民昂首闊步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追趕時代潮流。對于這一段歷史,鄧小平的評價可謂入木三分:“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43頁)      

      回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歷史新時期的蓬勃發(fā)展進程,特別是其中的一系列重大舉措,例如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領域,無論是1979年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qū),還是1982年肯定農(nóng)村實行的各種責任制,以及1984年提出有計劃的商品經(jīng)濟、1986年啟動全民所有制企業(yè)改革、1992年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改革目標等等,都是適應于社會生活和各項工作的實際需要制定的。歸根結底,都是從中國國情出發(f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加以分析和解決的結果。如果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中的具體設想,是不可能提出這些方針政策的。正如江澤民所言:“社會實踐是不斷發(fā)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應不斷前進,應勇于和善于根據(jù)實踐的要求進行創(chuàng)新。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黨的基本理論指導下,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堅持科學態(tài)度,大膽進行探索,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284頁) 顯然,那些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是越少越好,沒有最好。   

      當前,要想堅持好、運用好馬克思主義,關鍵是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jù)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旺盛生命力。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此,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功,關鍵是我們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根據(jù)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發(fā)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和發(fā)展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在內(nèi)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勃勃生機。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思想保證。同時,馬克思主義只有同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指導實踐的作用。”這段論述不僅高度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地位和意義,也深刻揭示了正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必由之路,即必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  

      總之,在中國建設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則就會迷失方向。而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把“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作為第一位的問題,首先加以正確解決,始終做到以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對待馬克思主義。這要求每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方面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和切實掌握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tài)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既能堅定地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各項實踐,不吃馬克思主義太少的虧,又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不吃馬克思主義太“多”的虧,才稱得上能夠正確認識和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這樣的共產(chǎn)黨員才能稱之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毛勝: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王兵:中共黨史出版社)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