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發(fā)布日期:2011/1/13 來源:求是理論網-《光明日報》

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讀《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

曲青山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簡稱《黨史》第二卷)記述的是從新中國成立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九年的黨史。這段黨史是我們黨九十年歷史中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時期。歷史是一面明鏡,可以映照現實,折射未來。黨的歷史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之際,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重溫這段歷史,不僅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  

      一、全面了解我們黨二十九年所走過的艱難歷程   

      新中國成立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二十九年,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二十九年。按照黨史分期,這段黨史被稱為“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對這段黨史,《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劃分為四個歷史階段,即“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七年”、“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歷史的偉大轉折”?!饵h史》第二卷據此將全書的框架結構設立四編,與上述四個歷史階段相對應。第一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記述了“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七年”;第二編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和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記述了“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第三編“文化大革命”的內亂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覆滅, 記述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四編在徘徊中前進和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記述了我們黨走向“歷史的偉大轉折”的兩年。   

      這二十九年間有幾個重要時間界線和節(jié)點。1949年10月,舉行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此開始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同時,這也是這段黨史第一階段“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七年”的開始;1956年9月,黨的八大召開,全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第二階段“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的開始;1966年5月, 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 下發(fā)“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正式發(fā)動,這是第三階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開始;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覆滅,這是第四階段走向“歷史的偉大轉折”的開始;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這是兩年徘徊歷史的結束,也是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的結束,同時,又是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的開始。   

      通讀《黨史》第二卷,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這段黨史是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一段波瀾起伏、輝煌曲折的艱難歷程。這二十九年中,我們黨面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凋弊、滿目瘡痍的爛攤子,面對1959年至1961年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蘇聯撕毀合同、撤走專家,遇到的困難世所罕見;我們遭到美國等國家對我國的經濟封鎖、軍事威脅、政治孤立、外交壓迫,受到的壓力世所罕見;我們要廢除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剝削制度,基本實現國家的工業(yè)化,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以蘇為鑒”,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面臨的任務世所罕見;我們發(fā)生和出現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甚至“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嚴重失誤,遭受的挫折也世所罕見。   

      “未經滄海難為水,事非經過不知難”。二十九年的歷程,艱難曲折,驚心動魄,回味無窮,富有啟迪。歷史是不會停止前進腳步的,歷史更不會倒退和重來,今天是從昨天走過來的,只有全面地了解過去,才能深刻地認識和把握現在,更好地面向和開創(chuàng)未來。   

      二、充分認識我們黨二十九年帶領人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新中國成立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二十九年,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發(fā)憤圖強,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的二十九年。通讀《黨史》第二卷,我們可以看到,盡管這一時期充滿艱難曲折,甚至遇到重大挫折,但總體上是在曲折中前進的,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矚目的。對這二十九年的偉大成就,要全面、客觀、辯證地審視。   

      首先,從宏觀視角俯瞰,二十九年中我們黨領導人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迅速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恢復國民經濟,建立各級政權,勝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二是通過“一化三改”,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變革;三是初步探索了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并取得了很大成就。這三者都是改變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大事。   

      其次,從中觀視角考察,,二十九年中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思想理論、政治制度、經濟發(fā)展、文化建設、人民生活和國防外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理論探索上,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黨的八大確定了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對國內主要矛盾作出了符合中國實際的科學判斷;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十年總結》等著作,集中了全黨智慧,是這一時期富有建樹的理論成果。在政治建設上,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了我國兩項基本政治制度,即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經濟建設上,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到1978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分別比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了幾倍、十幾倍的增長。在文化建設上,加強了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普及了科學文化知識,創(chuàng)作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提升了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在民生上,改善了人民生活。鑒于當時的國力狀況,我們實行了低水平廣覆蓋的分配政策和社會福利制度,解決了幾億人口吃飯穿衣的大難題,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在國防外交上,鞏固了國防,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此間我們建立和發(fā)展了強大的國防力量,國防科技事業(yè)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行研制生產了核武器,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訛詐和核壟斷,成功地保障了國家領土的完整,維護了國家主權。我們開展多邊和雙邊外交,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再次,從微觀視角透視,在那火紅的年代,全國人民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創(chuàng)造了許多中外歷史上的第一次。譬如制造了第一架“初教5”飛機;生產了第一輛國產“解放”牌載重汽車和第一臺“東方紅”牌54馬力拖拉機;第一次向全世界自豪地宣布我國需要的石油可以基本自給;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成功,震驚了世界;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實現了先人遨游太空,九天攬月的夢想;還有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首次培育成功強優(yōu)勢秈型雜交水稻,令世人刮目相看。許多類似的第一次,充分說明我們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歷史不能割斷,歷史更要全面辯證地觀察。無疑,這二十九年如果不發(fā)生失誤,不出現曲折,我們會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無論怎么說,二十九年中我們黨領導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所取得的成就為后來的改革開放,為我們今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根本條件,奠定了制度基礎。  

      三、深刻學習和領悟我們黨二十九年中所培育的時代精神   

      新中國成立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九年的一個時期里,全黨上下萬眾一心,堅定理想信念,大力繼承革命傳統(tǒng),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培育和弘揚體現時代特色的精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使全黨保持了良好精神狀態(tài),使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社會風氣,進而轉化為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強大物質力量。   

      通讀《黨史》第二卷,我們可以了解到, 二十九年間,在黨的培養(yǎng)教育下,涌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集體和英雄模范人物,培育和形成了具有特定內涵、影響巨大而深遠的時代精神。諸如體現高度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國際主義的抗美援朝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創(chuàng)業(yè)、求實、奉獻”,“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憎愛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甘當螺絲釘”的雷鋒精神;“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以及其他精神等等,可以說,舉不勝舉,難以盡書。二十九年中,黨和人民以獨有的精神風采和風貌,給這段歷史烙下深深的印記。從中我們觸摸到那個時代跳動的脈搏,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看到了這些精神所折射出的偉大光芒。   

      偉大的時代和事業(yè),呼喚和造就偉大的精神。正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事業(yè),呼喚和造就了這些偉大精神。這些精神給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以鼓舞和支持,成為他們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勝利的強大動力。這些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的重要政治資源。今天我們學習黨史,應該繼續(xù)接受這些先進集體和英雄模范人物事跡的教育,繼續(xù)經受這些精神的洗禮。雖然時代不同了,社會已經轉型,但這些先進集體和英雄模范人物永遠不朽,其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仍然會給我們教育、啟迪、感動和激勵。   

      四、牢牢記取和把握我們黨二十九年所獲得的經驗教訓   

      對黨的歷史經驗教訓進行總結,是黨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也是黨史的價值和學習黨史的意義所在。通讀《黨史》第二卷,我們可以知道,該書對新中國成立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九年的歷史,進行了全面總結。對其基本經驗作了簡要歸納和概括,這就是,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從基本國情出發(fā),正確判斷把握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階段,有步驟分階段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fā)展目標;使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變革和完善適應于生產力的狀況,有利于生產的發(fā)展;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正確認識和處理我國社會內部大量存在的不屬于階級斗爭范圍的各種社會矛盾;按照民主和法制緊密結合的要求,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重視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y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依靠最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要準確把握時代特點和國際形勢變化,制定和及時調整我國的外交戰(zhàn)略,積極創(chuàng)造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外部條件;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上述總結歸納,從正面、從我們做的比較好、比較成功的方面講,獲取的是經驗;從反面、從我們做得不夠好、不夠成功、甚至是失誤或錯誤的方面講,得到的是教訓。我們黨這二十九年,經驗豐富寶貴,教訓深刻沉痛。對于后者,原因多重復雜,具體講有以下幾點:一是我們黨執(zhí)政時間短,缺乏治國理政與大規(guī)模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思想理論準備,對其客觀規(guī)律還沒有正確地認識和把握。沒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二是黨內的民主制度不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則逐漸遭到破壞,黨內存在著權力過分集中,家長制、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個人專斷、個人崇拜等現象。國家的法制也不健全,某些封建主義的思想遺毒未能肅清。三是革命勝利后,黨和黨的一些領導人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驕傲自滿情緒,出現了脫離群眾的現象。四是外部不利環(huán)境造成的壓力,使我們一段時間對國際形勢作出了不準確的判斷和過度的反應,等等。前事不忘,后世之師。對于二十九年付出沉重代價而獲得的經驗教訓,我們要牢牢記取,永遠銘記。   

      恩格斯曾經指出:“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身所犯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的快。”對于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自身的經驗和教訓,都是寶貴財富和前進的動力。鄧小平也曾多次強調:“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的財富。”他還說:“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我們黨是一個光明磊落,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勇于糾正錯誤的黨;是一個認真總結經驗,并善于總結經驗,敢于從困境中奮起的黨。正是我們黨總結和汲取了二十九年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才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辟并形成和發(fā)展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和理論,開創(chuàng)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古人曰:“作始也簡,將畢也巨”。通讀《黨史》第二卷,回顧我們黨所走過的九十年歷程,審視當初之“簡”和現在、未來之“巨”,則能深刻感悟此語的份量和含義。歷史在前進,社會在發(fā)展。我們黨二十九年乃至九十年的歷史昭示:一個站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不斷地從實踐中獲得真知,不斷地從人民群眾中得到支持,不斷地從自己的歷史中汲取智慧,才能披荊斬棘,不斷開拓出前進的道路。我們要倍加珍惜黨的歷史,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經過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兩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努力實現我們既定的宏偉目標,再創(chuàng)中華民族的復興,再造社會主義的輝煌。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