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中共成立時多少黨員 多少為國捐軀
從50多名到8000多萬,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從秘密組織到世界第一大政黨——中國共產黨90年創(chuàng)造了舉世罕見的奇跡。
波瀾壯闊的90年,許多重要的歷史關頭已被載入史冊。然而,由于各種歷史原因,慷慨激昂樂曲聲中,也有一些至今難以辨認的音符,梳理這些黨史上的未解之謎可以發(fā)現(xiàn):昨天的未知,對今天與未來,卻是深刻的啟示!
中共成立時到底有多少黨員——作始也簡,將畢也鉅
1956年,中共成立35周年之際,當年的“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訪“一大”會址,潑墨揮毫寫下八個大字——作始也簡,將畢也鉅。
而今,到“一大”會址參觀的人面對這八個遒勁大字,在無限感慨的同時禁不住探究: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究竟有多少黨員?
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表述:“國內各地的黨組織和旅日的黨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們代表著50多名黨員。”
“50多名黨員”,這也是人們在相關資料中常見的表述,至于具體人數黨史界一直有爭議,有53人、57人甚至59人等多種說法,至今未有定論。
最早的版本是“53人”:1921年11月,中共在致共產國際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中國共產主義組織”有“53名黨員”,但這份報告并沒有具體名單,新中國建立后研究者分別列出的名單又不完全相同;“57人說”來源于1928年中共“六大”,當時的一份統(tǒng)計表記載,“一大”召開時黨員人數為“57人”,但后人根據57人所列的名單又有很大出入;此外,張國燾還提出了“59人說”,也因為沒有具體名單而得不到核實…… “由于史料保存不全,當事人的回憶又有很大出入,所以學界存在較多爭議。”華東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楊奎松說。
歷史也許能無限接近,卻難以還原。中共成立時全國黨員人數的具體差異,在今天看來已無礙大局;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從剛成立時數十人發(fā)展到8000多萬黨員?從最初主義紛呈、黨派林立的局面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第一大政黨,進而改寫中國歷史?這才是今人應從中國共產黨90年歷史中需要思考探究的重點。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勝利?”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館長倪興祥說,“因為中國共產黨找到了最先進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并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在1921年7月22日《民國日報》的《覺悟》副刊上,記者發(fā)現(xiàn)“新青年叢書出版廣告”,列出了《社會主義史》等六本書的簡介以及著者、譯者,其中不乏沈雁冰、惲代英等早期共產黨員的名字。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的前一天,上海的報紙上白紙黑字寫著‘馬克斯’(也就是馬克思)的名字,這不是巧合,而是一種必然。這說明中國共產黨已經為自己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歷史專家、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忻平說。
歷史是現(xiàn)實的向導,現(xiàn)實是歷史的延續(xù)。回望90年,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的根本,是指引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旗幟,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
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大會上,一個堅定的聲音向世界宣示:“中國共產黨將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領導中國人民沿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奮勇前進。”
中國巨輪,馳過驚濤駭浪,高歌猛進。 歷史啟示未來: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新情況、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共產黨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xù)擔當領航中國的重任!
有多少不知名的共產黨人為國捐軀——不怕犧牲,雖死猶生
在上海的龍華烈士陵園,有一個無名烈士墓,集體安葬了271名沒有留下姓名的烈士;在井岡山斗爭的兩年零四個月里,平均每天有50多位烈士倒下,銘刻在烈士名錄上的只有15744位,有3萬多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在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成為執(zhí)政黨的28年間,凡是留下紅色足跡的地方,都有烈士陵園,而幾乎每個烈士陵園,都有無名烈士。“要精確統(tǒng)計有多少共產黨員為新中國獻出了生命,比較難,因為犧牲巨大……”黨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政治系主任齊衛(wèi)平說。
根據民政部的統(tǒng)計,為了建立新中國,全國有2100多萬革命者捐軀,而各地烈士在冊記載的只有160多萬,有1900多萬革命先烈名字無法確認--他們中間,有多少共產黨員,倒在血與火之中?
新中國成立后,很多人飽含深情,嘗試在逝去的時光中找回無名烈士的名字。
記者在貴州遵義采訪時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故事:當地有一座家喻戶曉的紅軍墳,墳前有一座高大的銅像——一位女紅軍衛(wèi)生員正在給懷里骨瘦如柴的孩子喂藥。銅像前,香火不斷,銅像的腳背,已被前來瞻仰的人們觸摸得光滑發(fā)亮。
從1935年開始,人們口口相傳:紅軍當年離開遵義時,一位女軍醫(yī)因為給群眾治病而掉隊,結果被敵人殺害。群眾將她掩埋于此,年年虔誠祭奠,稱之為“紅軍菩薩”,甚至給她取了個名字叫“小紅”,并排練成舞劇《紅軍魂》,搬上了舞臺。
“墳里究竟埋葬的是我的哪位戰(zhàn)友?”得知這個傳說后,長征途中任紅三軍團五師軍醫(yī)老紅軍鐘有煌,一直想揭開這個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他致函中共遵義市委黨史研究室,提出對“紅軍墳”里衛(wèi)生員的“性別”的疑問,并介紹了紅十三團最后撤離遵義時發(fā)生了二營衛(wèi)生員龍思泉為農民看病而沒歸隊的情況。遵義有關方面十分重視,多次派人到北京訪問這位老紅軍,并根據他所提供線索,在當地群眾中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考證,找到了當年參加埋葬這位紅軍遺體的兩位農民,證明這位紅軍是男的,由此確認:這位紅軍就是為農民治病后失蹤的二營衛(wèi)生員龍思泉。 龍思泉終于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雖然,關于他的信息十分有限,只知道他是廣西人,曾參加過百色起義。
今年96歲的老紅軍王道金至今還記得,當年過草地時沿途都有紅軍戰(zhàn)士的遺體,不少人至死仍保持著前進的姿勢,成為后續(xù)部隊壯烈的路標。王道金說:“紅軍長征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中國革命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就是因為共產黨有敢于犧牲的精神!”
回溯中國共產黨90年,不同歷史階段,入黨誓詞不一樣,但都有“不怕犧牲”方面的內容。如今的入黨誓詞就有“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年代不同,環(huán)境不一樣,但共產黨員敢于犧牲的精神沒有變。正是一代代敢于犧牲的共產黨人,甘于奉獻,確保了中國共產黨經受各種嚴峻考驗,立于不敗之地。
歷史啟示未來:今天與革命戰(zhàn)爭年代相比,黨員干部面臨的生命危險已然減少,但誘惑卻驟然增加。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
共產黨建立了多少革命根據地——民心向背,執(zhí)政之基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反抗風起云涌,毛澤東帶著秋收起義的隊伍上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一模式迅速傳播。
中國共產黨究竟建立起了多少農村革命根據地,至今仍然沒有確切數字,成為一道未解之謎。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兼職教授梁星亮分析說,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與鞏固,始終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紅軍與國民黨軍隊處于拉鋸戰(zhàn),今天這塊根據地奪回來了,明天又丟掉了,確實很難統(tǒng)計。
“無法確切統(tǒng)計當年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數字,恰恰說明了根據地生存的艱難,國民黨軍隊數量、裝備都占絕對優(yōu)勢,不斷對根據地進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企圖‘殺死’、‘餓死’紅軍。”梁星亮說,“如果沒有群眾的支持,紅軍怎么可能建立起那么多農村革命根據地?”
紅軍長征后,中央蘇區(qū)淪陷,留守紅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三年南方游擊戰(zhàn)爭。當時,國民黨軍隊企圖“竭澤而漁”,強迫群眾搬出大山。沒想到群眾利用每月初一、十五進山砍柴的“開禁日”,自發(fā)帶糧食、鹽、咸魚和報紙、情報,在深山里到處丟,讓游擊隊去撿。后來敵人發(fā)覺了,對上山的群眾進行搜查。他們又用新方法,把挑柴的竹子打通,裝上米、鹽等食物,丟在山上,下山時重砍一根竹子挑柴回去……陳毅為此賦詩銘記:“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正是因為對人民群眾態(tài)度不同,國共兩黨的力量對比必將發(fā)生根本變化,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革命勝利。
在全國農村革命根據地中,陜北根據地盡管處于國民黨大軍合圍之中,卻始終沒有失去。梁星亮分析說,群眾支持,是陜北根據地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轉戰(zhàn)陜北期間,共產黨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如有神助,而國民黨軍隊成了瞎子、聾子,接連陷入解放軍的包圍之中,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zhàn),國民黨軍隊遭受重創(chuàng),而沙家店一戰(zhàn)后,陜北局面被徹底改變。
“根據地的群眾為什么會這么支持共產黨?因為共產黨把群眾真正當成了親人。”梁星亮說,他多年來致力于陜北根據地研究,對一件往事記得非常清楚:毛澤東住在延安楊家?guī)X的時候,聽說有位村民家里窮,孩子娶不上媳婦,他就親自做媒,并讓中央辦公廳幫助扎花轎,去迎新娘……
就在建黨90周年之際,中國延安干部學院迎來了一批批學員,《延安時期的黨群關系》課程是最讓學員震撼與深思的一門現(xiàn)場教學課,他們在革命舊址追思延安時期的黨群關系,熱烈討論:新時期黨員干部應該如何做群眾工作?
歷史啟示未來:在中國共產黨90年奮斗歷史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沒有忘,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始終沒有變,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始終沒有丟。永遠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必將從勝利走向新的更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