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與課程選修模塊亟待有機整合

發(fā)布日期:2011/8/19 來源:求是理論網(wǎng)-《中國教育報》

張  芃

      編者按

      本輪高中新課程實驗的亮點之一是課程內容的選擇性,表現(xiàn)為各學科分類、分層次設計了大量的選修模塊。這種改革設計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但令人遺憾的是,針對新課程實驗的高考卻沒有適應這個變化,出現(xiàn)了較大的脫節(jié):其選考內容或太少涵蓋不了眾多選修模塊,或因等值問題無法解決賦分公平,因而在新課程和高考之間形成了狹窄的“瓶頸”。如果不能突破這個“瓶頸”,高考改革就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自廣東、海南等4省區(qū)進入新課程高考以來,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已擴大到19個省、市、自治區(qū)。由于本次高考改革的時空背景和直接動因是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開展,所以適應和服務課程改革的要求,就成為本次高考改革的一個重點目標。   

      普通高中新課程的最大變化在于課程內容的選擇性,表現(xiàn)為各學科分類、分層設計了內容多樣、數(shù)量較多的選修模塊,供學生在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根據(jù)對課程的不同需要進行選擇,以促進學生興趣、潛能和個性的發(fā)展。目前看來,由于課程的基礎性歷來是我國高中教育的重點和成功之處,高考對學生共同基礎的考查與課程也是非常一致的,因此在新課程的必修模塊方面不存在爭議和分歧。但高考在適應和體現(xiàn)課程選擇性方面卻常常成為人們對“高考瓶頸”進行批評的焦點,似乎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課改之初“高考不改課程改革無法改”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現(xiàn)有銜接模式不盡如人意   

      按照以國家統(tǒng)一考試為主、以考試內容改革為重點和一般采用“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科目設置的要求,本次高考改革方案的制訂必須解決考試內容與高中新課程內容銜接的問題,其中至關重要的是實現(xiàn)考試內容與選修模塊的銜接。然而從各新課程省份方案設計伊始,這就是一個棘手的難題。   

      以物理學科為例,根據(jù)《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現(xiàn)行高中物理課程由2個必修模塊作為全體高中學生共同的學習內容,另有10個選修模塊供學生選修。10個選修模塊根據(jù)一定設計意圖分成3個選修系列:系列1有2個模塊,注重物理學與人文學科的融合,強調物理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系列2有3個模塊,側重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學,強調物理學與技術的結合,著重體現(xiàn)物理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系列3有5個模塊,注重物理學的應用和社會意義的同時,注重物理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強調物理學研究思想和方法。   

      從高考設計的角度看,物理課程的3個選修系列大體可分別對應于文科考生,側重工程技術和實踐應用的理科考生,以及側重物理學科全面基礎的理科考生。   

      由于必修模塊只是對高中學生的最基礎要求,高考設計需要在必修模塊基礎上增加選修模塊內容來組成高考的考試內容。對此,各新課程省份高考改革方案一般采取了以下兩種基本設計路徑:一是必修模塊加本省課程計劃中確定的推薦選修模塊??荚嚂r,學生面對同一套試題,沒有選作題;二是必修模塊加若干選修模塊,考試題目有必考、選考之分,學生限量選擇作答。其設計的原理是,將學生按選課情況分成幾種不同組合,每個學生只對應少數(shù)模塊選擇性作答。按照這兩種設計路徑,物理學科有以下兩種最為典型的設計。   

      (1)考試內容由必修模塊物理1、物理2以及選修系列3中的4個模塊組成,共有6個模塊,均為必考內容。其他6個選修模塊包括系列1的2個模塊、系列2的3個模塊和系列3的1個模塊未列入考試范圍。這種設計的優(yōu)長是避開了題目等值等考試的技術問題,滿足了社會對高考科學性公平性的嚴苛要求,最大問題在于考試模塊是固定的,從新課程的角度看,它客觀上改變了選修模塊的課程性質,對課程的選擇性和高中教學有著不利的導向,有可能導致未列入高考范圍的選修模塊形同虛設。   

      (2)必考內容由2個必修模塊和選修系列3中的2個必選模塊組成,選考內容由選修系列3其余的3個模塊組成??荚嚂r,學生在這3個選考模塊中選擇1個或2個模塊作答。這種設計的優(yōu)點是一定程度地體現(xiàn)了課程的選擇性,但最大不足是不同題目之間存在等值問題。等值對于高考的重要性集中反映在兩個方面:第一,題目等值是選拔性考試科學、公平的基礎。因為各選修模塊的內容不同,思維形式、學習的深度和廣度等都有所不同,學生分別解答屬于不同模塊內容的題目,嚴格地說是難以進行等值比較的;第二,由于命題力求達到“基本等值”的需要,要使得對應不同模塊的題目在測試難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平衡性,一般不得不選取模塊中較為基礎的層次要求來考查。這樣,形式上考查了選修模塊,實質上卻放棄了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模塊教學目標本該達到的程度,這也不符合課程設計的要求。   

      由兩種設計對物理學科選修模塊的處理可知,第一種設計“舍棄”了6個選修模塊,第二種設計“舍棄”了5個選修模塊,除為文科學生設計的系列1的2個模塊高考可不考慮以外,二者在數(shù)量上僅相差一個模塊。但是,兩種設計共同“舍棄”為側重實踐應用的理科學生設置的選修系列2的3個模塊,卻成為它們共同的缺陷,因為物理選修課程系列2與系列3的培養(yǎng)方向是不同的,高考完全“舍棄”系列2的模塊,無疑將直接導致一些希望向應用技能方面發(fā)展的學生無法在考試中展示自己的實際才能,而希望招收具有這方面特長學生的學校和專業(yè)對此也無法考查。這種設計導向反映在課程上,就會導致課程出現(xiàn)結構性的窄化,使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選擇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課程,這對課程改革的負面影響尤為嚴重。然而,因為一次考試的容量和功能畢竟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歷來“就高不就低”的高考,很難兼顧各類學生,所以解決問題無疑要向分類考試方向尋找出路。   

      分類考試促進有機整合   

      不斷提升高考改革服務新課程、服務素質教育、服務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能力,是深化高考改革的既定目標。當前必須在加強研究和探索的前提下,通過漸變和累積式的改革使高考和高中課程選修模塊實現(xiàn)有機整合。   

      (1)高中課程分科、分類設置選修課程,對高考改革客觀上提出了分類考試的要求,高考改革應積極回應這一要求。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報考高等學校的學生,“選修模塊考試內容的選擇,應根據(jù)報考學校的類別與專業(yè)的需要確定。”有關高考考試內容與選修模塊如何銜接問題,課程標準提出:“報考高等學校的學生,考試內容應包含共同必修課程物理1、物理2,以及部分選修模塊。”這是因為,一方面,不同類型的高校需要與其培養(yǎng)目標和專業(yè)設置相匹配的測試,招收適合學校特性的考生;另一方面,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更需要與自己能力水平和發(fā)展?jié)撃芟鄬目荚?。從新課程高考物理學科兩種設計路徑對選修模塊的取舍可見,目前一次性的、單一的高考難以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這是功能性的缺失。要真正改變功能性的缺失,只有實行分類考試。   

      高等職業(yè)教育層面的分類考試在我國已推行多年,實踐中存在著多種招生考試形式,這是很好的探索。下一步高考改革應當在高職招生探索的基礎上,按照高校的專業(yè)特點采用整體設計的思想,而不是一些分散的、帶有隨意性的模塊組合。為此,本人根據(jù)物理課程標準的培養(yǎng)目標,對高考物理學科的分類設計提出3個層次的設想。   

      ①對于一般培養(yǎng)實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主要以會考相關科目的成績作為是否具備進入某專業(yè)學習的基本條件,同時根據(jù)專業(yè)特點進行考查,如面試、動手操作和必要的筆試,筆試的內容是兩個必修模塊物理1、物理2,以及選修系列2中的操作性內容;   

      ②對于主要培養(yǎng)工程技術人員的工科院?;蚬た茖I(yè),考查必修模塊物理1、物理2,系列2的3個模塊以及系列3的前兩個模塊的有關內容,突出應用能力和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   

      ③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的普通高校,考查系列3的5個模塊,以理論為主。由于學生在高中選課時已根據(jù)自己的個性特長和職業(yè)性向進行了模塊選擇,高校招生錄取時,還可以按照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進行帶有定向性質的選拔。   

      這樣,除為文科學生設計的選修系列1外,物理課程的所有模塊都會按照課程設計的思想在分類高考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高考對選修課程的全面落實就會形成一種正常的、良性的導向,教學就可以按照課程標準對模塊的高層次要求進行,高考也可以體現(xiàn)模塊的高標準選拔目標。   

      (2)抓緊研究解決模塊選考中的兩個突出矛盾,即模塊選考范圍和題目等值問題。要在各地現(xiàn)有高考改革的基礎上逐步擴大選考模塊的范圍,平穩(wěn)漸變地探索高考考試內容與新課程更多的選修模塊的對接,尤其要盡快改變高考不設模塊選考題目的情況,以克服由此給教學帶來的不利導向。解決題目等值問題對于深化高考改革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研究題目等值的目的是使選考模塊考查在技術上獲得科學保障,但從現(xiàn)有教育測量理論上說,目前還面臨著難以逾越的困難。因此,根據(jù)高考命題的需要,尤其要重視研究制定題目等值的操作性標準,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模塊選考的公平性。   

      (3)解決高考改革與課程改革整合設計的問題。鑒于以往高考改革研究的重點主要集中于命題研究,而對高中課程培養(yǎng)目標統(tǒng)領下的高考整體考核目標、學科能力結構體系以及考試內容選擇的標準和原則等重要考試理論問題的研究還亟待開展,所以尤其需要課程專家深度參與,高考改革研究者要和課程專家結合起來,共同研究高考改革的思路。這是深化高考改革的需要,也是高中新課程更有效地實施的需要。   

      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加快推進分類考試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只要合理設定改革的階段性目標,在高考改革與課程改革整合研究的基礎上,所謂高考改革是課程改革“瓶頸”的問題才能有望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考試院)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