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系列解讀之一

發(fā)布日期:2012/2/29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新時期一個深邃的文化治國課題

——“雷鋒精神”系列解讀之一

張希賢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雷鋒精神,在全社會廣泛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是一個看似簡單,實質是一個深邃的文化治國問題。對于這樣一個深邃的文化問題,怕就怕給予“沒文化”地“學習”。   

      怎樣弘揚“雷鋒精神”,需要我們黨重新認識和深入發(fā)掘我們自己的深邃的“文化治國”傳統(tǒng)。“文化治國”傳統(tǒng),產生于革命根據(jù)地時期的“文化育民”,輝煌于20世紀60年代初,代表作是我們黨創(chuàng)造了“一高四典”,全力推進文化治國的步伐。   

      當時的“一高”,就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黨領導文化戰(zhàn)線創(chuàng)造了“紅色文化的第一次高峰期”。以《青春之歌》、《紅巖》、《紅日》、《紅旗譜》、《野火春風斗古城》、《鐵道游擊隊》等為杰出代表作的小說、電影、繪畫等文學藝術,激情昂揚的主旋律,“紅透”了一個時代。   

      當時的“四典”,就是我們黨選擇了“四個時代典型”,從文化切入,打造了“文化治國”的新時代。   第一個典型是選擇了一個優(yōu)秀的普通戰(zhàn)士雷鋒,樹立為整個社會道德風尚的楷模。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四位黨和國家領袖,對雷鋒精神進行了題詞,隨后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賀敬之的長詩《雷鋒之歌》、《雷鋒事跡報道》、《雷鋒班》的命名與傳承,整個形成了一種文化,而且氣勢如虹。   

      第二個典型是選擇了一位既杰出又普通的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創(chuàng)造了“鐵人精神”,報刊雜志、廣播影視、歌曲傳播,鋪天蓋地。“晴天一頂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紅,石油工人心向黨,滿懷深情望北京”。   

      第三個典型是中央樹立了黨的好干部——焦裕祿。河南省開封地區(qū)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頂著晚期的肝病,為人民鞠躬盡瘁,直到病逝在為人民服務第一線。我們黨也是從文化上成功地打造了一個縣委書記,直到現(xiàn)在的干部形象,都沒有人能超過焦裕祿。   

      第四個典型是革命烈士“江姐”,與長篇小說《紅巖》、電影《烈火中永生》并行,新中國第一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親自主抓歌劇《江姐》的創(chuàng)作,到現(xiàn)在歌曲《紅梅贊》都經久不衰。   

      1963年前后兩年的“一高四典”,中國共產黨從道德建設上啟動了“文化治國”的深邃課題。   

      到今天,怎樣“學雷鋒”,實質就是我們黨自己的深邃的“文化治國”傳統(tǒng),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卓有成效地實現(xiàn)傳承和創(chuàng)新問題。2011年隨著“小悅悅”等系列事件引發(fā)的文化熱詞“道德”,其核心就是“問鼎”一個“時代大文化”建設問題。沒有一個時代的文化繁榮和主旋律的激昂向上,只有男歡女愛和“一切向錢看”,自然就會是非標準混淆。沒有對“人物典型”的系統(tǒng)文化工程建設,人們自然就會“樂哈哈、瞎忽悠”。   

      怎么“學雷鋒”,一要抓“大文化”——創(chuàng)造性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中,以激昂向上的主旋律激勵人心。二要抓“小文化”,即“典型”的文化再創(chuàng)造,不是對“典型”的“白描”,到處“演講”,把一個有血有肉有風骨的文化典型,硬給講成枯燥乏味的“沒文化”。三是要抓每個人的“文化塑造”,有針對性地學,解決一個到底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博導)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