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官階段

發(fā)布日期:2013/12/26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整改回頭看 步子向前邁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官階段

申孟哲

      12月的北京,“三公”經費開支被嚴格細分,僅“公務接待費”一項,就細分出9種違規(guī)行為; 

      同期在內蒙古,“三公”經費支出壓縮5%、會議費、公務接待費、因公出國(境)費和車輛購置及運行費支出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34%、33%、40%和10%;

      而在吉林,政務大廳的審批環(huán)節(jié)減少71個,行政審批項目平均辦理時限縮短為六、七個工作日……

      可以說,雖然已進入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收官階段,各地整改成績單依舊亮眼。

      “一鼓作氣做好各項收尾工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第一批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作出的指示?;赝?ldquo;第一批”,各地整改有何亮點?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批”,又有何種啟示意義?

      整改效果如何 壓“三公”成果顯著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目標在于破除存在黨內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主義“四風”。專項整改,就是刀口向內,朝著黨內存在的、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下手和開刀。

“退車騰房”,是各地整改中的突出措施。也正是由于其標準明確、操作性強,各地的整改成效頗為顯著。

      12月,在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整改情況時,河北省省委書記周本順表示,河北省的1.7萬輛O牌車全部取消,清理超標辦公用房91.2萬平方米,查出“吃空餉”1.85萬人,清理樓堂館所項目237個;在甘肅,樓堂館所全面停建,常委帶頭清退了多占的辦公室,省級領導干部和省直部門越野車集中管理、統(tǒng)一調度,對已發(fā)的4000多副甘O號牌按普通民用號牌同等對待、同等管理。而在此前,廣西、河南、浙江、黑龍江等省區(qū)的退車騰房活動已“轟轟烈烈”展開。

      對于群眾熱切關心的“三公”消費問題,各地交出的成績單也頗為亮眼。

      在12月公布的數(shù)據(jù)中,遼寧50個黨政機關消費較多的餐飲企業(yè)今年的營業(yè)額平均下降42%,慶典公司和花卉市場消費量減少50%以上;西藏今年“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12.15%,公務接待費用下降26.3%;而湖北省直機關的“三公經費”相比去年,則下降了22.6%,其中公務接待費、車輛購置運行費、因公出國(境)費同比分別下降34.7%、6.4%、44.5%。

      “三公”經費壓縮、削減二成以上,在今年各省份的整改活動中并不鮮見,其中各地控制力度、削減力度最大的,是公務接待和因公出國。

      把壓縮的“三公”經費投向民生事業(yè),也是多地整改的共同做法。

      在四川,壓縮的5億元“三公”被全部用于省內養(yǎng)老體系建設;在內蒙古,壓縮的18億元“三公”經費被全部用于購買“暖心煤”,270多萬戶低收入農牧民家庭因此每戶都領到了1噸過冬煤;在新疆,今年減少的1.34億元財政支出全部投向了民生,目前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超過70%。

      而在各省民主生活會上被反復提及的“文山會海”,也在今年被下大力氣解決——畢竟這一形式主義之風不僅浪費資源,更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人浮于事。

      12月份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河北,今年省直部門的簡報壓縮了42%;遼寧省今年召開的會議比去年減少了34.5%,會議費用支出減少470萬元,削減25%;在重慶,各類會議數(shù)量同比減少28.5%,文件數(shù)量減少19%,精簡撤銷議事協(xié)調機構60%以上、聯(lián)席會議70%以上;而廣東今年的全省性會議數(shù)量比上年同期減少近50%,會期縮短近70%,同時明確規(guī)定,每年以省委名義發(fā)出的文件不超過20個,省政府名義不超過50個。

      “開短會、說短話、少發(fā)文”,是改進的現(xiàn)象,更是今后持續(xù)改革的決心。

      群眾是否滿意 用“顯微鏡”防懈怠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為了解決“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最終還是為了群眾、造福群眾。“決不能用自我評價代替群眾評價”,這是中央早已提出的要求。評價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也只有群眾的滿意程度這一標準。

      尊重民意,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時的“開門納諫”、到“田間炕頭”去征求意見是尊重民意,在收尾階段公布措施、讓群眾監(jiān)督、讓群眾評判,也是尊重民意。

      12月20日,湖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單位的整改措施,在《湖南日報》和省政府網站上刊出。其中每個單位都有群眾對其反映的需要整改的事項,也有針對性地公布了整改措施,并公布了責任人與監(jiān)督電話,讓群眾能隨時監(jiān)督。這已經是湖南第6次公布整改措施。

      12月14日,廣東省委在媒體上公布了《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方案》,邀請社會各界對其進行監(jiān)督。

      而在云南,省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正在云南網、云南黨建網開展相關調查,邀請廣大網民給云南的教育實踐活動“打打分”,并提供意見和建議。

      尊重民意、為民造福,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到踏踏實實為民辦事上來,最迫切要解決的,就是群眾意見最大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

      12月,在山西,針對辦事群眾“現(xiàn)在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事還是很難辦”的“吐槽”,太原市經過整改,將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累計時限由310個工作日壓縮為45個工作日,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在福建,省直單位業(yè)務辦理和審批時限壓縮到法定時間的60%以內,廈門解決了5批次110個久拖未決的信訪問題;在湖北,省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少至286項,省直單位99%的審批項目零收費。

      一位基層官員的話頗能代表整改過程中官員群體的心理變化:“幾把‘劍’(多重監(jiān)督體制)頂著頭,監(jiān)控看著你,誰還敢違法亂紀、敷衍塞責?我們現(xiàn)在是在顯微鏡下工作,不敢有絲毫懈怠。”

      整改措施成效到底如何,群眾說了才算數(shù)。

      在云南,整治公車私用、攔截“形象工程”、在城市中建“生態(tài)森林公園”等一系列整改措施,都讓市民為之“喝彩”,認為只有這樣“政府才可信”,“家鄉(xiāng)才留得住人”,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得到遏制也備受群眾稱贊;在西藏,群眾為自治區(qū)社保局的掛牌上崗、設立業(yè)務綠色通道等便民措施叫好;在內蒙古,針對“公車腐敗”出臺的整改措施,以及對公車私用典型案例的通報、對涉事人員的出發(fā),也讓市民感嘆“為規(guī)范公務用車開了個好頭,希望能夠繼續(xù)加大監(jiān)督的范圍和力度,讓公車私用者無處可逃”。

      遼寧的最新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八項規(guī)定實施一年以來,35.3%的民眾認為黨風政風有明顯改變,59.4%的民眾認為有所改變;而機關作風最突出的變化,則是“公款吃喝的少了”、“講排場的少了”、“工作態(tài)度好了、效率提高了”、“深入基層調研的多了”。

      調查還顯示,近八成群眾希望作風轉變不要一陣風,近七成群眾希望黨政機關要多下基層,六成多群眾希望為百姓解決實際困難。

      制度建得怎么樣 防護網織得更密

      要保證整改不是走過場、不是“闖關”、不是“一陣風”,還需制度保證。

      在《關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河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體情況匯報時講話的通知》中,“建立健全反對‘四風’、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扎緊制度的籠子,堵塞滋生不正之風的漏洞,確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導力強、能長期管用”的要求,讓我們看到了中央對這一問題堅持不懈、長抓不息的決心。

      在湖北,幾項制度的出臺彰顯著治理“四風”與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關系:《省委常委直接聯(lián)系群眾制度》、《湖北省解決黨政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關于建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干部“崗位在村(社區(qū))、重在服務、責在連心”工作機制的意見》的通過,對黨政機關如何密切聯(lián)系群眾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同時還規(guī)定了紀律要求和處置措施;

      在重慶,治理“四風”的制度覆蓋了從源頭到使用,從運行到監(jiān)督的整個流程:規(guī)范評比表彰、清退會員卡、公務卡改革、規(guī)范領導干部因公出國、清理領導干部辦公用房、黨員干部政治紀律“八嚴禁”和生活作風“十二不準”規(guī)定等12項制度出臺,同時出臺的還有加強巡視、審計、督察工作的相關制度;

      而在山西,治理“四風”制度的網織得細密:對省委領導班子制度建設計劃有28項,包括省級領導秘書配備、省內公務活動接待等13條制度;在精簡會議上,有“五個嚴格控制”;為改進文風,有“八項措施”;對干部工作,則有“八從嚴”意見等。

      制度建設需要“細”,更需要“執(zhí)行”。“有制度不執(zhí)行,比沒有制度危害還大。”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孫曉莉表示,整改活動貴在堅持和落實。中央在三中全會里談到了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要想將整改活動制度化,必須建章立制。除了理念和想法,還要通過操作來完成。這就需要真正的執(zhí)行和落實。

      在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收官階段“回頭看”,也是為了更好地“向前走”。

      “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告一段落后,要認真總結,廣泛聽取意見特別是聽取干部群眾意見,作出實事求是的歸納和評價。特別是要把成功做法經驗化、零星探索系統(tǒng)化,使總結的過程成為認識再提高、措施再完善、工作再推進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正說明“回頭看”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對于第二批實踐活動的意義。

      在北京大學教授韓毓海看來,進入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要長久解決“四風”問題,黨內民主制度是今后建設的一個方向。

      “第二批教育實踐要進基層了,習總書記也指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面大范圍廣,涉及的矛盾和問題具體尖銳。因此要解決基層的問題,必須發(fā)揮基層黨員的積極性和實踐作用。但現(xiàn)在黨代表的榮譽職務成分多一些,作為議事機構的功能不足,缺乏一個將實際問題及時上報的渠道和機制,上下容易形成脫節(jié)。所以,如何從機制上調動全黨的積極性,發(fā)揮普通黨員的作用,對今后非常重要。”韓毓海說。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